
	两个服务用起来还是有明显的分别的。
	相对微软快速地把生成式 AI 搜寻引擎变成 Bing 的主要使用方式,Google 的态度可是非常小心谨慎。在今天的 Google I/O 2023 上,Google 宣佈透过 Search Lab 的实验室功能,蓝冠官网来让使用者自行选择试用他们家的生成式搜寻体验 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(SGE)。我们的主站编辑在 Google 代表指导下,率先体验了这新功能,认为虽然在很多地方都像 Bing AI,但也仍然有著明显差异。
	虽然 Google 为使用 SGE 设下重重关卡,但启动后的搜寻起始介面基本还是老样子的设计,没有像 Bing 般加入大大的对话框。不过 SGE 的搜寻结果页就有著相当的不同,在结果栏的前列部分会有专属的生成式内容区,同时会标明“Generative AI is experimental”。Google 强调内容会具备重要的资讯,同时附上深度超连结,好让使用者参考。
	Google 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
	Google
	点选右上方的按键就会展开为更详细的生成式内容页,主站编辑尝试要找“能够在德国法兰克褔进行的有趣活动”以及“能缓和背痛的瑜珈动作”,SGE 首先会像一般 Google 搜寻引擎般快速显示结果,多等几秒后就会有出现完整的建议,说可以去看看 Palmengarten 和 Romerburg 这两个地方,同时带有数个延伸问题的答案,像是“法兰克褔是否值得游览?”、“三天足够游览法兰克褔吗?”以及相关的答案内容和来源连结。
	针对有关瑜珈的查询,SGE 甚至会附有动作的示范图片和来源连结,让使用者能够快速获得更多资讯,再来同样有著延伸问题,不过内容就没有限于瑜珈,而是包括了后背痛的其他内容。
	在最后的最后,SGE 会写道“有关内容仅供参考,蓝冠注册不能代替正式医疗意见和诊断”的免责声明。Google 代表指这是其中一个内容防护机制,会在影响使用者个人健康和财务状况的敏感内容都加入有关声明。主站编辑也刻意查询与自残、家暴、精神健康相关的问题,这时候 SGE 就不会出现生成式内容,而是出现各种求助、救援方式。
	Google 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
	Google
	主站编辑在回忆 Bing AI 的使用体验时,发现 SGE 没有对补充资料有类似文章般的整理,而是直接显示资讯卡片,就像 Google 新闻现时的做法。同时 SGE 在设计上也没有像 Bing 会提供接续查询的对话框,显示是避免使用者有死缠烂打、跟 AI 閒聊的机会。
	Google 方面强调他们看待生成式 AI 搜寻功能的角度,是让使用者可以同交出多个不同要求,并让 AI 整合后统一回答,而不是像今天需要手动分开进行搜寻。打比方说,生成式 AI 可以回答“一个带有 3 岁小孩和一头狗的家庭,去 Bryce Canyon 还是 Arches 观光比较好?”这样等级的问题。
	如果你是偏好对话式 AI 的搜寻体验,SGE 还是有相关的选择,官方表示搜寻结果将能根据不同问题变动。同时也能让 Google 协助网购,官方数据指他们每小时会有 18 亿项产品更新,能够确保供应和价钱准确。当然中间还是会掺有广告内容,毕竟这还是 Google 主要收入来源,但他们强调会确保广告和原生结果是可以明确区分的。